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之前读过《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所以去维基了解了作者茨威格的生平,看到作者还写过一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严格来说不是回忆录,不过内容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回忆录,因为内容不仅包括了作者本身的生平,还介绍了同时期人物和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下经历,由此作品我们得以从以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及之前的欧洲。茨威格在写完这本书之后不久就选择自杀了,更让人好奇他的个人经历和对于所处周遭世界的看法。

要说这本书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它以一个欧洲人的角度去看待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欧洲是什么样子的。区别于传统严肃的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只记录宏观上的大事件,这是属于集体的记录,而个体在历史事件下的视角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有真实感。特别是借作者的视角看哪个时代,再看现在的时代,有些东西还是没有改变,能产生共鸣。

比如作者的教育经历,说到自己小学和中学生活,枯燥程度居然和今天中国的应试教育差不多。当茨威格感慨20世纪的学生能够独立自由地生活的时候,恐怕无法想象在21世纪的中国走的教育路线跟他的童年时代的教育差不多。应试教育不是为了教育出独立自主的人格,只是为了筛选出当权者需要的工具人而已,“根据那个时代的意向,学校的真正使命与其说是引导我们向前,毋宁说是阻止我们向前;不是把我们培养成为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而是要我们尽可能百依百顺地去适应既定的社会结构;不是提高我们的能力,而是对我们的能力加以约束和消除能力上的差异”,说得真是一针见血。

书中描述的一战以前欧洲,维也纳开放的环境,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世纪初的全球化,那是希望的年代,每个人都自诩为世界公民,但在今天没人会再这样想了,看到更多的是对立,全在看屁股做事。

“每当我在谈话中向年轻的朋友讲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些事情时,我从他们突兀的问题中发现,有多少事对我来说还是不言而喻的现实,而对他们来说却已成为历史或者不可思议。但隐藏在我内心的一种本能使我觉得他们的发问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我们的今天和我们的昨天与前天之间的一切桥梁都已拆毁”。剧烈变革的年代经常伴随着剧烈的动荡,在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变化之快令人难以想象,作为三十岁的人,我也已经很难想象上世纪90代和新世纪之初的穷困了,如今虽然经济下行,但是也很难再出现饿肚子的情况。

知道他是写这本书不就后自我了断,觉得非常可惜,毕竟那个时间点里二战结束已经不远,但是这是马后炮,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对于一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失去家园,飘零异国,偏偏又是心系全人类的善良人,这种痛苦无法感同身受。而且,现在的世界也不是多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没玩没了,像中东和俄乌这样的战争互联网上也吵得不可开交,对立事件每天都能看到,本以为专心写代码可以不用关心这么多,但最近 Linux 社区以合规为由移除了多名俄籍维护者,Linus 的言论也让人感到不爽,似乎科学无国界越来越没人相信了。

我五月就看完这本书,一直想写些读后感,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很纠结,就像我现在的处境一样,在纠结中啥事都干不成,新工作都没着落,某种意义上说明大环境对人的影响。现在已经不像十年前那样工作那么好找了,离职的找不到新工作,还在公司的继续苟着,害怕某一天被裁员,不做原来的工作又不知道干什么。看完本书后也只能安慰自己一下,情况还没两次世界大战那么烂,不必绝望,树挪死人挪活,换个方向换个城市也许是好出路。